十步操作法-1、評估;(目的:根據病人的病情及輸液目的選擇合適的輸液方案及工具,并為靜脈通路的安全、長期留置建立基礎。)
治療方案評估:輸液目的、輸液療程、藥物性質、輸液速度等。
病人情況評估:病情程度、配合程度、活動要求等。
穿刺部位評估:穿刺部位、皮膚狀況、血管彈性等。
穿刺工具評估:規格型號、安全性能、操作性能等。
十步操作法-2、準備;(目的:根據評估結果準備用物,做好輸液準備。)
常規準備:洗手、戴口罩、戴手套。
治療盤準備:液體、輸液器、消毒劑、棉簽、治療巾、止血帶、注射器、銳器收集盒等。
留置針準備:至少備2-3種型號的靜脈留置針(或正壓),以便穿刺時選擇。
敷貼準備:建議使用專用無菌透明敷貼,易于觀察并且無菌、透氣、粘性好。
十步操作法-3、選擇;
選擇部位及靜脈:選擇健側肢體血流豐富、粗直、彈性好的血管進行穿刺;宜選擇上肢靜脈作為穿刺部位。
常用的穿刺靜脈:貴要靜脈,頭靜脈,正中靜脈及分支靜脈。
不宜進行穿刺的部位:關節、靜脈瓣、疤痕、炎癥、硬結等處的靜脈;手術同側肢體、患側肢體的靜脈。
十步操作法-4、消毒;
消毒并待干:以穿刺點為中心呈螺旋狀向外用力擦拭消毒;消毒面積200pxx200px,大于敷貼的面積。
連接輸液器:在待干過程中,取出靜脈留置針(或正壓),與輸液器連接;同時備好敷貼。(注意一定要擰緊白色端帽)
十步操作法-5、穿刺;
松動針芯并排氣:左手固定透明三通,右手去除護針帽;左右180度松動針芯并復位;切忌上下松動,避免鋼針刺破導管。
緩慢進針:左手繃緊皮膚,右手持針在血管上方;以15-40角度直刺血管,緩慢進針;同時注意觀察回血。
繼續進針:見回血后,降低角度至5;繼續進針5px,確保導管在血管中。
十步操作法-6、送管;
送套管:左手拇指持“Y”型連接口固;右手后撤針芯約12.5px;右手繃緊皮膚,左手將導管送入靜脈內。
三松:右手松開止血帶;囑患者松拳;打開輸液調節器,觀察滴速。
撤針芯:觀察穿刺部位無異樣、患者無不適感;滴速正常時;右手退針芯,將針管棄于銳器收集盒內。
十步操作法-7、固定;
固定導管:取出無菌敷貼,以穿刺點為中心;以無張力方式塑性固定;將白色隔離塞完全覆蓋。
固定延長管:延長管呈U型固定;延長管連接座與血管平行,稍高于導管***;白色端帽朝外固定。
穿刺記錄:將記錄操作日期、時間和操作者姓名的條形膠布加固在隔離塞端口處;用條形膠布固定輸液器于正壓裝置上方。
十步操作法-8、沖管;
方法:須采用“推一下、停一下”的脈沖式手法進行沖管??墒股睇}水在導管內產生湍流,利于導管內的殘留藥物沖洗干凈。
十步操作法-9、封管;
勻速旋離-自動正壓:生理鹽水推注完畢后;勻速旋離注射器;導管***有水滴噴出。
單手輕扣-二次正壓:靠近導管處單手輕扣單手夾;導管前端有一滴液體溢出。
十步操作法-10、護理。
留置期間常規護理:輸液過程中定時查看穿刺部位皮膚與血管情況;再次輸液時,查看留置部位皮膚、血管及穿刺時間;輸液前應消毒肝素帽(正壓)裝置,用生理鹽水沖管并抽回血確定是否通暢
拔針后血管護理:拔針時,用干棉球壓迫穿刺點5min;確定無出血后用無菌敷貼覆蓋,以防止拔針后穿刺點感染。